水葫芦怎么种植
一篇经验小知识,为您介绍水葫芦怎么种植和水葫芦的栽培技术要点的绿植养护小经验,一起来看看吧!
水葫芦又称凤眼莲、洋水仙、水仙花,水生风信子等。是雨久花科凤眼莲属,多年生浮水草本。原产美洲,广泛分布于世界热带、亚热带地区。在我国原产珠江流域,是一种野生植物,五十年代,作为绿肥和饲料而被广泛引种栽培,我省池塘、沟堰内栽培较普遍,产量也较高,主要用作猪饲料和绿肥。
(一)习性
水葫芦喜温好湿,气温25~35°C生长发育最为适宜。水葫芦需肥量大,在氮、磷、钾等元素充足的情况下,生长迅速,据实验,两棵母株在四个月内可生长出1200多株。每亩水面生长最快时,一天可增长鲜草700公斤,一般亩产可达5~7.5万公斤;在比较清瘦的水面,也能生长,不过产量较低。水葫芦在其原产地周年生长繁殖,无明显的生长期和休眠期。引至温带和亚热带地区放养,由于温度的季节交替,形成了相对的生长期和休眠期,7 ~10°C呈休眠状态,10°C以上开始萌发,39°C以.上的高温生长受抑制,秋遇霜冻后,很快枯萎,气温保持在5°C以上时,可在室外自然越冬。水葫芦抗病力,耐碱性强,酸碱度(pH值)为9时仍能正常生长。
(二)裁培方法
霜期过后(谷雨),平均气温达到13°C以上时,开始放养。面积不到1亩的静水水面,而又不当风口时,可以直接移入种:苗,放在比较向阳的一-侧,任其漂浮生长。在较大的水面或流动的水中放养,就必须用竹竿扎成三角形或方形的围框,浮放水面,并拉绳系于岸边桩上,固定位置,避免风浪冲散或水流带走。每亩放种量可多可少,一般150~200公斤左右,放种量多,可加快繁殖。水葫芦喜肥,因此在放养前应视水质而定,水质清瘦的先施部分基肥,每亩施堆厩肥1000~1500公斤.追肥,每隔15~20天一次,每次用堆厩肥约1000公斤,也可用水粪泼施,或视叶色而定,叶色黄,可采用0.2~0.4%的稀尿素或1 ~ 3%的碱酸铵液喷施。而村庄附近,生活用水流入的池塘或沟堰,--般都不施肥,生活污本足够提供水葫芦生长所需养分,如发生蚜虫为害,可用40%乐果乳剂稀释200倍喷雾防治。
(三)采收
放养后1~2个月,当植株生长、繁殖十分茂盛时,即可开始采收。每星期可采收一一次,每次采收量约为总量的四分之一,最多不宜超过三分之一-.采后应将留存在水面的植株均匀拨开,以便继续繁殖,入秋后,植株生长减弱,采收间隔时间应长些,一般15天左右采收一次,当植株进入相对休眠阶段,即应停止采收,以利留种越冬。